一、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本信息
管理部门: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
负 责 人:张洪武
联 系 人:武金瑛
通信地址及邮编: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116024
联系电话:0411-84708393
E-mail:lsai@dlut.edu.cn
二、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介绍
1. 基本情况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依托于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和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于1957年由钱令希院士和唐立民教授领导创建,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设立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87年计算力学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首批获得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工程力学被确定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固体力学被确定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在此基础上力学学科被确定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目前本学科包含工程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和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及自主设立的计算力学、岩土与环境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应用实验力学、航空航天力学与工程、生物与纳米力学等共10个二级学科,拥有上述10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学科在“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建设经费的资助下,学科点科研教学设备条件先进,逐步形成了工业装备与工程结构关键力学问题实验平台、高性能计算硬件和软件平台、生物与纳米力学实验平台、流体与岩土环境力学实验平台。
其中工业装备与工程结构关键力学问题实验平台拥有带有温度环境的电液伺服材料试验试验系统、3吨推力电动式振动试验系统、非接触式材料及结构应力成像系统、结构振动与声学测试分析系统、反应罐(1kgTNT当量爆炸容器)、高频拉压疲劳试验机、扭转试验机等主要大型设备。
高性能计算硬件和软件平台拥有深腾1800机群系统、SGI图形工作站、300多台奔腾计算机组成的网络系统及专业化的高性能工作站集群系统,自主研发的多个CAE软件系统和研发平台(JIGFEX、JIFEX、SiPESC等)、以及ANSYS、ABAQUS、FE-SAFE、CATIA、MSC、全频振动噪声分析软件、Isight、Simpack、Samsurf rotor、Comsol multiphysics等商业计算与分析软件。
生物与纳米力学实验平台拥有环境扫描电镜、DI-MultiMode NS3A-02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纳米纤维张力仪、睡眠生理信号采集系统、中耳分析仪、红外视频眼震电系统等纳米与生物力学等实验设备。
流体与岩土环境力学实验平台拥有GDS非饱和土试验系统、三轴试验土样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土壤水分测试仪等岩土环境力学实验设备。
2006-2010年期间以独立获奖单位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作为参与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项,出版和参加编写学术专著及教材13部,在国际期刊和国内重要刊物共发表论文1338篇,其中国际学术期刊论文417篇,国内重要学术期刊论文921篇;发表论文被SCI、EI、ISTP收录970篇次。国际会议大会报告或专题邀请报告39次,国内重要会议大会报告或特邀报告31次。
力学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2006-2010年共培养毕业的博士146人、硕士343人。其中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篇;获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奖4篇。
力学学科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同英国、美国、比利时、丹麦、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及地区的2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科研学术环境。有4人担任4个国际学术组织执委(或执委会副主席),8人担任25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或副主编),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国际间人员访问交流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达到50人次左右规模。近年来平均每年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次,成为我国力学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中心之一。另外,还拥有我国力学界影响较大的核心学术期刊《计算力学学报》(EI全部收录)。
2. 主要专家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教学队伍,包括3位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得者、1名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8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师资队伍中包括博士生导师37人:陈飙松(新世纪人才)、陈浩然、陈震(长江讲座教授、千人计划、杰青)、程耿东(科学院院士)、高效伟、关振群、郭杏林、郭旭(杰青、新世纪人才)、胡平(杰青)、亢战(新世纪人才)、李刚(新世纪人才)、李锡夔、李晓杰、林家浩、刘书田(新世纪人才)、刘迎曦、欧进萍(工程院院士)、齐朝晖、沙建军、邵龙潭、王希诚、王跃方、吴承伟、吴锤结、吴志刚、武湛君、徐新生、杨海天、姚伟岸、岳前进、张洪武(长江特聘教授、杰青)、赵国忠(新世纪人才)、钟万勰(科学院院士)教授,以及季顺迎(新世纪人才)、杨迪雄、张亚辉(新世纪人才)、周霞副教授。
3. 主要研究方向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学科面向国防军工、工业装备和重大工程等国家需求,进行基础学科创新研究和重大工程应用服务。2006-2010年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600余项,总经费达2.2亿元,国家基础研究课题和重大工程项目比例超过65%。其中“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1项,课题11项,863计划课题9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包括1项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重点项目4项、仪器基础研究专项1项、面上和青年项目75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8项。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l 固体力学及交叉学科的若干前沿问题
l 先进材料与结构优化设计
l 计算力学的基本理论、方法、软件系统研发及应用
l 重大工程结构与工业装备分析与评价
l 流体与岩土工程力学
l 生物/纳米力学与交叉学科
4. 招收要求和条件:
序号 |
博导 |
联系方式及个人网页地址 |
研究方向 |
博士后招收要求和条件 |
1. |
钟万勰 |
|
|
|
2. |
程耿东 |
|
|
|
3. |
欧进萍 |
|
|
|
4. |
张洪武 |
|
|
|
5. |
李 刚 |
0411-84707267 ligang@dlut.edu.cn |
计算结构工程,基于性能的设计理论与应,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及分析方法 |
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具有力学、土木或机械背景; 参与过相关科研项目研究;具有较好英语水平 |
6. |
姚伟岸 |
|
|
|
7. |
岳前进 |
|
|
|
8. |
吴承伟 |
|
|
|
9. |
杨海天 |
|
|
|
10. |
刘迎曦 |
|
|
|
11. |
李锡夔 |
|
|
|
12. |
林家浩 |
|
|
|
13. |
陈浩然 |
|
|
|
14. |
王希诚 |
|
|
|
15. |
徐新生 |
|
|
|
16. |
刘书田 |
|
|
|
17. |
李晓杰 |
|
|
|
18. |
郭杏林 |
|
|
|
19. |
邵龙潭 |
联系方式: Emai:shaolt@dlut.edu.cn 电话:041184708302 联系地址:365828.com 个人主页: http://gs1.dlut.edu.cn/Supervisor/ShaoLT.page |
土和孔隙介质力学基本理论; 土工结构稳定分析; 土工试验测试技术与仪器研发 |
1、岩土力学相关专业背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知识;2、博士或博士后期间参与重大工程课题研究,具有研究经历;3、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书籍、文献,能用英文撰写论文及进行学术交流活动;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人坦诚,愿意全身心地投身于研究工作中;5、年龄在35周岁以下。 |
20. |
齐朝晖 |
|
|
|
21. |
郭 旭 |
|
|
|
22. |
关振群 |
|
|
|
23. |
吴志刚 |
|
|
|
24. |
亢 战 |
Email:zhankang@dlut.edu.cn; 手机:13190104312 网页: http://www.3dpzw.com/teachershow.php?id=9 |
结构优化、不确定性力学、多尺度分析 |
有相关方向研究经历 |
25. |
王跃方 |
|
|
|
26. |
陈飙松 |
chenbs@dlut.edu.cn |
结构优化、多学科优化、有限元数值方法、计算力学/CAE软件系统 |
|
27. |
赵国忠 |
zhaogz@dlut.edu.cn 13942024929 http://sail.dlut.edu.cn/xsdwshow.php?id=26 |
1)结构振动噪声的数值模拟和优化设计 2)压电智能结构的控制和优化 |
博士论文研究方向相近;编程能力较强。 |
28. |
陈 震 |
ChenZh@missouri.edu |
1)计算力学:多尺度建模与模拟 2)实验力学:纳米材料与生物实验 |
有相应的科研经历,较强的编程和英语写作能力 |
29. |
胡 平 |
pinghu@dlut.edu.cn |
计算固体力学 |
熟练掌握塑性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有限元和C++编程能力 |
30. |
吴锤结 |
电邮:cjwudut@dlut.edu.cn 网页:aa.dlut.edu.cn/cjwu.html 电话:0411-84706779(O) 手机:15998499553 |
计算流体力学、湍流、空气动力学、涡动力学和流动控制 |
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或计算数学博士 |
31. |
高效伟 |
|
|
|
32. |
武湛君 |
|
|
|
33. |
沙建军 |
|
|
|
34. |
季顺迎 |
jisy@dlut.edu.cn 0411-84707212 |
颗粒介质力学及工程应用 |
有相关研究经历,博士论文工作相近。 |
35. |
周 霞 |
联系方式: E-mail: zhouxia@dlut.edu.cn Tel:0411-84706782(O); 15941132351(Mobile-phone) 个人网页地址: http://gs1.dlut.edu.cn/Supervisor/ZhouX.page |
1. 新型材料制备与加工过程关键力学问题; 2. 先进材料的力学行为与材料细观层次的力学行为; 3. 材料与结构及车辆系统的疲劳损伤力学与寿命分析; 4. 材料设计与计算材料学; 5. 焊接力学理论与过程优化; 6.薄膜力学及表面摩擦力学。 |
具有与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经验和背景,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力,身心健康。 |
36. |
张亚辉 |
zhangyh@dlut.edu.cn |
结构动力学,随机振动 |
有相关研究经历,博士论文工作相近。 |
37. |
杨迪雄 |
yangdx@dlut.edu.cn; http://gs1.dlut.edu.cn/Supervisor/ yangdixiong.page |
结构与多学科优化;结构抗震与振动控制;结构随机振动与可靠性 |
力学、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优秀博士 |